已浏览 419 次

「营建不只要有好工程,还要有好流程」FlowMiner流程挖掘,找出签核结构的关键盲区

营建业因项目周期长、流程复杂,从设计、采购到验收与付款,牵涉多部门、多系统协作,加上大额资金流与严谨合约控管,使流程优化成为提升效率与降低风险的关键。随着数字转型加速,导入BPM企业流程管理成常态,但实务上仍常见签核循环冗长、退件率高与跨部门沟通不顺等问题。

此时搭配流程挖掘(Process Mining)应用,能从既有系统纪录中还原真实流程路径,掌握瓶颈与延误原因。不仅有助承包商优化资金调度与作业排程,也让业主更清楚掌握流程状态与责任分工,进一步强化供应链管理。稳定金流与信息透明的基础上,双方能建立良性循环,提升工程进度、预算控管与整体协作。

营建业者经常面临大量资金的收支往来,「收款」与「付款」是确保工程顺利执行与资金流稳定的关键环节。如不能预期交付,会导致违约金以及额外利息增加,甚至影响供货商合作意愿。

举以导入华苓「Agentflow企业流程管理系统」且上线已有两年的营建业者为例,内部的请款与付款流程繁琐,从「请款人填写 – 主管审核 – 会计立帐 – 出纳付款 – 会计冲账 – 兑现确认 – 流程结案」,动辄需要经过七个关卡,但却出现「某些关卡会容易被退件,但无法确有问题节点,导致结案延迟」的现象,而结案若过慢、不透明,会形成资金风险进度风险的双重压力,可业者只能凭经验猜测原因 :

  • 是不是会计立帐顺序错了?
  • 出纳付款账目对不上?
  • 会计冲账延宕?
  • 兑现流程出现异常?
  • 审核签核卡关,权责或时限不明确?
  • 附件数据缺件或格式错误被退?
  • 系统流程完成但实体文件未同步送达?
  • 被退件后缺乏实时通知与修正提醒?

为解决「某些关卡会容易被退件,但无法确认问题节点,导致结案延迟」现况,华苓辅导业者使用「FlowMiner流程挖掘系统」,协助深入掌握整个请款与付款流程的执行情况,包括时间、频率及例外状况,将流程节点优化,平均运行时间从7日缩短至4日,足足让流程运行时间提升43%,稳固资金、风险与关系维护。

流程可视化探勘,盘点各节点处理均效
透过FlowMiner流程轨迹图,找出请购与付款流程中各节点执行次数与处理时效,进行交叉分析与比较。

向量图表观测,问题节点无所遁形
IT部门能轻松辨识请购与付款流程中,最耗时或退回次数高的节点,作为优化依据。

窗体列表揭示关键责任人与延误单位
以总表方式呈现各关卡负责单位与处理人,如在「付款承办单位于Auto 付款发生次数1,429次,平均处理近4天」等直观描述,助于快速定位问题。

AI助手建议快速调整路径
如处理逾3日或退件达2次即标红等自动预警条件、请付款窗体依金额、合作对象分类处理或流程合并、简化或平行设计的重构建议。

大楼结构不稳,如同流程设计不合理,看似运作,实则漏洞百出。
大楼动线打结,如同审核节点层层卡关,导致效率低落。
大楼管线错接,如同对应信息流通中断,部门间沟通失效,窗体一再被退回。

营建业流程繁琐、节点繁多,单靠设计蓝图与系统导入仍难以保障运作顺畅。以导入华苓 AgentFlow 为例,虽已具备清晰的流程蓝图与窗体架构,却仍需结合 FlowMiner 流程探勘工具,就像盖大楼时除了设计图,还需要专业监工与结构检测,才能确保每一处细节符合预期、稳固可用。

华苓FlowMiner 就是那位懂流程的「数字监工」,能实时掌握执行状况、发现隐性问题,避免流程虽看似完整,实则潜藏风险。